福田区创新流动人口和出租屋信息申报制度,充分发挥调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积极性,将综管员上门采集流动人口和出租屋信息变为自主申报、信息汇总、核查比对、重点监管的新举措、新模式。
福田区委副书记乔智表示,通过开展自主申报,营造居民遵守法律、自我管理和尊重诚信的社会氛围;通过强化执法联动、证据联用和执法核查,改变工作模式,变被动采集为主动申报,变上门采集为上门核查,进一步提高社会管理精细化、数字化和动态化的管理水平。
自主申报模式体现自我管理和自主操作。福田区试行的信息自主申报系统,是彻底转变传统信息采集模式的一种改革尝试,具体运作模式是:先由出租屋业主进入系统注册账户,再由出租屋业主或委托人自主申报信息,最后以社区为单位,对辖区内出租屋业主申报的人口信息进行审核,审核合格后导入全市统一数据库。为方便群众,在物业小区、“城中村”等区域按照一定比例建立若干信息自主申报服务点。
新模式提效率优服务
在自主申报模式的试行期,福田区在各试点社区开展了大范围的宣传活动,张贴宣传海报8万张、发放宣传指南30万份、上户宣传7万人次。通过宣传发动,群众对自主申报的知晓率大幅上升,文明守法、自觉申报的意识显著增强。群众对自主申报由不知到了解,再到主动申报,为下一步推进自主申报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自主申报新模式调动了社会主体的申报积极性,综管员从作业人员转变为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按照自主申报新模式,源头信息由各相关人员和机构自主申报。综管员分配到各物业小区,其主要工作为收集核实业主、物业管理处、用人单位等申报的人员信息,并做好新管理模式的宣传工作。在新模式下依靠责任机制、奖励机制促进上述主体主动申报人员信息。在确保能及时准确地掌握人员变动的同时,综管员将管理居住人员的时间变为服务居住人员的时间,实现职能转变,提高工作效率。
新旧管理模式在比较中分出高下。传统的综管管理模式可谓是手工作业、疲劳应付。据福保街道办介绍,传统的综管管理模式为综管员按照房屋数量分片包干上户核实人员信息,其流程为上户采集-抄写信息表-交电脑员录入。该街道综管员人均负责房屋量780套,因管理数量大、宿舍人员流动性强、无法掌握居住人员是否在家、不配合申报登记等问题,导致综管员上户工作效率偏低,无法完成7天内完成采集及注销工作要求。
构建智能化全天候申报平台
精心研发申报系统,实现管理方式的信息化智能化。按照福田区委、区政府的部署,福田区房屋租赁管理局作为申报系统建设的牵头单位,多次组织区信息中心、公安分局、试点的福保街道、技术开发公司等单位深入基层调研,广泛收集基层需求,并多次召开研讨会探讨建设方案,全面汇总管理需求,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为信息自主申报系统建设出谋划策。